实验室的质量监控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实验室检测或校准质量的持续改进需求。针对不同实验室的技术特点,使用有效的技术方法进行系统性测量,通过采集的数据发现过程的变异,采用适宜的统计技术工具分析变异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趋势,采取适当的纠正或纠正措施,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确保检测或校准过程的有效性。注意运用统计技术所作判断的风险应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实验台的安装: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米,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9.5米。教室中间纵向走道宽度和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及调和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0.55米。仪器室:食品及准备室与实验室个数比为1:1,室内使用面积:新室不少于40平方米,旧室不少于33平方米。班额超过45人应按两人一组增加仪器设备。平等班多于6个应配双套。
用于检测和/或校准的实验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照明和环境条件,应有利于检测和/或校准的正确实施。实验室建设应确保其环境条件不会使结果无效,或对所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实验室装修施工的基本要求,建设一座功能完善的实验室,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实验室设计,要综合考虑,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成正规化、标准化的实验室达到使用效果。